第二天一早剛起床還迷迷糊糊的,就被安娜小姐召喚,走到窗戶邊一看看到了以下的景象:

喔喔喔!我的天哪!昨天睡覺的時候我們只是覺得這水聲實在太大了點,沒有意識到這可能代表著什麼,原來我們住在這樣的美景旁而不自知。兩人在這裡拍照拍的不亦樂乎,磨磨蹭蹭很久才下樓去吃早餐。吃完早餐回房後又繼續磨菇拍了些照片,拖到9點多才準備離開旅館。今天的目的地是雕刻之森還有玻璃之森,下樓辦好check-out並再度寄放行李,在櫃檯前方的架子上拿了雕刻之森還有玻璃之森的折價券,出發去搭登山鐵道去雕刻之森囉!

↑早餐菜色

↑跟一之湯說再見。無名的廚師,謝謝你~
箱根登山鐵道路線有鐵道線與鋼索線(即箱根登山纜車),鐵道線是從小田原─箱根湯本─強羅,鋼索線是從強羅─早雲山,雕刻之森位在鐵道線上,強羅的前一站是其同名車站,下車即達。上車後不久我們發現一件奇怪的事:這火車怎麼走走停停?而且還會往回走?正在討論的起勁時,隔壁一位先生說話了:「小姐,這火車是走之字型路線的,跟我們的阿里山小火車一樣啦」啊哈哈...原來如此,可見我們出發前真的沒認真做功課(汗)
箱根登山鐵道在塔之澤─大平台─宮之下這一段路線是走之字型路線,列車會在所謂的信號場做暫停且倒車的動作,迂迴的往上爬。還有他的車頭有兩位工作人員,車尾一位(還是頭一尾二?有點搞混了),在列車停下來的時候會走下車交換位置,也就是說在前的永遠都在前,在後的永遠都在後,看他們一直走來走去換班真的覺得很妙XD(昨天回程時因為睡死在車上根本沒發現有這些事)
下車後就可看到雕刻之森美術館囉!雕刻之森美術館(THE HAKONE OPEN-AIR MUSEAM)是日本第一家以戶外雕刻為展覽主題的美術館,該館由日本富士財團贊助,成立於1969年,讓立體作品良好的融入環境,收藏有各地雕塑大師的作品多達400件以上,包括設有畢卡索館,專門收藏其創作的陶器、雕刻與一部份的繪畫,是個很適合闔家大小來散步欣賞的園地。




↑入口附近展區的各式雕塑



↑雖還沒到紅葉最盛期但也漸有秋意

↑頗有比薩斜塔FU的一個建築,內部有樓梯可以爬到頂端唷

↑塔內部從底到頂全都是漂亮的彩繪玻璃,不過走這個螺旋梯有點抖>"<


↑從塔頂往下看

↑這個東西可供小朋友在裡面爬來爬去

↑這個大人小孩都可以爬XD

↑這個是從左邊黑色的入口進去,右邊透明的出口出來,真的很閒可以走走看(別說我沒有暗示你XD)
照著動線會走到最裡面的畢卡索館。在畢卡索館旁邊有一家禮品店,裡頭販賣有各式精緻可愛的玻璃藝品等,也有三明治咖啡等輕食可充飢,不過安娜小姐早就決定今天中午要吃好料的,約莫12點多我們出發往強羅前進。今天中午要吃的是一家位於強羅的豬排店,賣的是鹿兒島黑豬肉,聽說頗有名氣。在強羅站下車後往強羅公園的方向走去,就在上坡路旁一下子就到了。

↑是的,就是這一間啦!里久豬排~
那時已經一點多了,門口還有人在排隊,看來真的是一家有名的店,我們也跟著排隊囉!大約等了二三十分鐘,終於輪到我們了,進去店裡發現他的店面很小,都是吧台位子沒有一般桌子,最多坐不到10個人吧!店裡頭有五種豬排套餐,最低2,400元日幣起跳,漲價了Orz(查到的資料寫2,200元哪)我們分別點了一口豬排定食及ロース豬排定食,各2,400元日幣。在桌邊坐好,櫃檯後有兩一位主廚老師傅及兩位打理配菜湯品的婆婆,很忙碌的工作著。

↑配菜,左邊是豆腐,右邊是滷牛蒡
點好後我們看見老師傅拿出了厚至少2公分以上的鹿兒島黑豬肉,就在我們眼前拍打起來,這真是太驚人了,我們從來沒看過這麼厚的豬排呀


↑這是我點的ロース豬排定食,有炸茄子

↑這是安娜小姐的一口豬排定食
肉厚不稀奇,能把這麼厚的肉炸的鮮嫩多汁才是利害,老師傅功力果然深厚,一咬下去就可以感覺的肉質的鮮嫩,還有飽滿的肉汁,我們是真的又欽佩又納悶,這麼厚的肉到底怎樣才能炸的這麼完美?(老師傅:讓你們知道我還要混嗎

吃飽喝足該繼續下面的行程了吧!很抱歉,因為午餐花了太多時間,已經沒有足夠時間去玻璃之森慢慢逛了!拿出備案,回箱根湯本逛溫泉街吧!先回塔之澤領取行李後,搭上登山巴士回到箱根湯本,車站前那一條馬路就是溫泉街囉!溫泉街最多的當然就是溫泉饅頭囉!而且這裡很多是從裏到外整顆都是黑色的溫泉饅頭(箱根的名物一定要黑)!不過最吸引我們的則是各式各樣的魚板、醃漬物,我們猶豫再三,最後因實在擔心會被機場的米格魯沒收而放棄了,只帶了盒櫻花蝦餅了事


相關連結:雕刻之森
里久豬排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